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城市燃气输配教学团队教学研讨会议于2024年6月28日下午在石工楼407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城市燃气输配》课程教学评价方法及实施策略研讨。本次会议由李小玲主持,团队教师全部参会。

会议首先由李小玲总结了团队在《城市燃气输配》课程教学评价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团队基于《城市燃气输配》课程的课程目标和思政目标,建立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采取教学互评的考核机制。学生评教方面,通过问卷调查、谈话笔记等形式,获得教师授课课堂组织、知识讲解程度、实践能力培养及思政案例引入等方面的教学效果。通过分析学生反馈意见,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和课程教学优化,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评学生方面,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分别占30%和70%。考核评价具体实施方法:大作业在课程模块3和模块6中设置,分别支撑课程目标1和3。结合思政内容的作业考核占过程性考核的10%,课堂学生参与思政教学互动内容计入过程性考核,占5%,这两部分考核支撑思政目标。学生课前复习讲及课上分组讨论等内容计入课堂参与知识教学的部分,占25%,支撑教学目标1-4。终结性考核采取学校统一的期末试卷考核形式,其中专业知识点考核占95%,支撑教学目标1-4,课程思政相关分值占5%,支撑思政教学目标。
团队成员针对课程教学评价方法及实施策略开展了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在学生大作业考核方面,储运专业部分学生善于思考,善于采用软件工具创新性完成作业,教学效果显著,但作业完成程度参差不齐,有待采取措施减小学生个体化差异。在思政考核方面,要以专业知识为载体,不脱离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在题目选择上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思政作业考核分析应主要从思政元素核心内容理解程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评价。团队成员针对终结性考核部分中的题型及考试内容如何支撑课程的挑战度方面进行了研讨,对于试卷中如何针对课程思政内容出题给出了各自的想法和建议。
最后,谢飞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认为课程评价是目前课程改革的难点问题之一,有待深入思考完善。此外,谢飞教授结合学校对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及城市燃气输配课程的建设情况给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撰稿人:李小玲 校对人:谢飞 审稿人:潘一/孙东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