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本科生教育
石油工程专业(2019)
2019-09-01  

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富有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适应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石油工程行业人才需求,具有扎实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石油地质、石油物探、油藏工程、石油钻采工程等从事石油工程项目规划、工程设计、技术研发、运行管理、技术咨询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左右应达到:

目标1能够满足石油工程行业技术发展需要,具备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与解释能力,能够就石油地质、石油勘探、油田开发与石油钻采领域的工程问题进行有效识别和描述、方案设计和评价,并进行方案组织和实施。

目标2能够利用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实践积累,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与装备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建模和仿真预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创新意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以适应行业和技术发展需求。

目标3具备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及团队组织和协作能力,具有多学科背景下以国际视角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综合考量和分析、方案设计和制定、决策和管控的能力。

目标4坚守职业道德和操守,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并综合考量健康、安全和环境等因素。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油藏、钻完井、采油等工程复杂问题。

1.1 能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用于油藏、钻完井、采油等工程复杂问题的表述。

1.2 掌握石油工程领域涉及的工程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的具体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1.3 掌握石油工程领域涉及的专业知识,能够将其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复杂问题的推演和分析,并用于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及优选。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石油工程复杂问题,通过文献、专著、设计手册等资料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等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复杂问题的关键环节。

2.2 能够基于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运用数学模型和地质模型对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复杂问题进行正确表达。

2.3 就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中的复杂问题,能够通过文献研究、技术资料分析相关过程的影响因素,运用石油工程科学基本原理,提出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就石油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提出解决方案,合理进行并完成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相关设计,在设计环节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并体现创新意识。

3.1 掌握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等石油工程相关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 在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复杂问题相关设计中,提出解决方案并完成设计。

3.3 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复杂问题解决方案提出以及设计完成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并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石油工程科学原理,调研和分析石油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与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提出和设计解决方案。

4.1能够基于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等石油工程科学原理对复杂工程问题建立模型并求解。

4.2 能够根据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复杂问题的对象特征,设计实验方案,安全开展实验,正确采集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

4.3 能够对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复杂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提出和设计解决方案。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石油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信息技术、资料以及现代工程仪器、设备、常用软件等工具,对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复杂问题进行模拟、预测和分析,并认知其局限性。

5.1 理解计算机、软件、编程及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认知其局限性。

5.2 掌握石油工程专业仪器、设备、常用软件等现代工程工具的使用原理和方法,认知其局限性。

5.3 就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复杂问题,能够选用、开发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预测、模拟与分析,并能够认知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石油工程领域相关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石油工程领域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能够合理分析和评价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和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复杂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能够理解石油工程领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了解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复杂问题解决过程中相关的环境问题。

7.2 能够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思考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中的复杂问题,以减少甚至避免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

8.职业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8.2 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8.3 理解工程技术人员对社会和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能够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9.2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担任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能组织、协调成员开展工作以做出正确的决策或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

10.沟通:能够就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复杂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意识,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够就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复杂问题,以路演、数据报告、设计说明书、项目企划书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理解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差异性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0.2 了解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等发展趋势、研究热点,保持专业领域的前瞻性,理解和尊重不同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能够就专业问题在跨洲际、跨国文化的条件下实现有效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正确理解和掌握用于石油工程项目的管理和经济决策的基础知识,了解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所涉及的管理和经济决策问题。

11.2多学科环境(包括模拟环境)下,能够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运用至油藏、钻完井及采油工程项目中。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及时了解石油行业及社会发展需求,并具有适应石油行业及社会发展的能力。

12.1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及时了解石油行业及社会发展需求。

12.2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石油行业及社会发展,包括对石油工程专业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三、专业定位与特色

专业定位: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服务石油化工行业和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石油工程专业始终坚持厚基础、重创新的培养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在石油工程领域形成了以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智能钻井与随钻测控技术为特色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四、主干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石油地质学、工程流体力学、渗流力学、油层物理、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油田化学、提高采收率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油气藏工程课程设计、钻井工程课程设计、采油工程课程设计、石油工程软件实训、油气井工程实训和毕业设计(论文)

五、标准学制与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毕业条件

1.符合大学生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学生毕业时应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80. 5学分。

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七、专业教学计划表(附表1

八、学分统计表(附表2

九、教学进程表(附表3

十、课程设置对毕业要求支撑关系表(附表4

专业负责人(签字):


学院(部)主管领导(签字):


 

附件【附表1-专业教学计划表.docx已下载
附件【附表2-学分统计表.docx已下载
附件【附表3-教学进程表.docx已下载
附件【附表4-课程设置对毕业要求支撑关系表.docx已下载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2-2013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一号

电话(TEL):024-56863310 传真(FAX):024-56861820 邮编:1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