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4日下午15:00,能动专业教学组织在储运楼308开展教研活动,建伟伟老师对跨校修读工作与能动专业各位老师进行了探讨。教务处余平义老师受邀请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
建老师以《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为例,从跨校修读教学模式、跨校模式实践与探讨、跨校修读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及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跨校修读学学分是指在校学生可以根据高校间的协议选择修读非本校开设的课程并获得相应的学分,且所获学分必须由本校审核后给予认可的一种新型教学管理模式。
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高校间优质资源的共享,从而有效解决高校课程资源不足的矛盾。通过高校间教学科研力量的互动,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战略联盟,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建设、设计会发展的学科群建设。
1. 实践过程:
(1)给学生雨课堂自由分组;
(2)雨课堂或课上提前发布线上学习内容(复习、预习);
(3)学生课下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4)课堂上学生实施翻转课堂或者课前测验;
(5)雨课堂投票进行打分;
(6)学生、教师提问、讨论、点评。
2. 翻转课堂
(1)学生布置的任务尽可能的具体、明确,便于执行;
(2)复习及知识点引入、讲解逻辑性、提问、习题练习、总结突出重难点;
(3)要求A4纸写好,带课堂上讲解参考;
(4)要求学生小组内自行讲解练习(讲稿、ppt、时间把握)。
3. 点评、总结
(1)学生雨课堂投票或现场点评;
(2)教师打分、建议;
(3)主要从ppt制作或板书布局、内容合理程度、语言表达准确性、逻辑性;
(4)学生50%+教师50%。
问题及挑战:
1.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较差。
2.建课方和使用方教学内容的差异。
3.建课方参与度较低,且与使用方师生缺少交流。
解决方法:
1.因材施教,任务驱动促进自主学习。
2.有选择性的而非全面接受网络课程的学习。
3.增加建课方跨校修读学分平台权限,加强双方师生交流。